而過去這幾年的幾個現象,讓我們注意到一個以「人人為中心」與「強個體崛起」時代的來臨。
現象一,1970年,安迪·沃霍爾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這幾年最突出的一個產業崛起想必是大家皆有注意到的網紅經濟。而因為互聯網的緊密以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他講的這句話在今天徹底實現。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今天,愈來愈多人捨棄傳統的資訊吸取方式例如電視或書本,而轉向各種新媒體傳播方式,而科技技術的進展,讓生產內容和傳播門檻由本來的專業分工變成了個體製造,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進行現場直播完成內容製作生產。從部落客、網紅到視頻博主,無論稱呼如何改變,皆指一群在網路上靠著製作獨特內容並擁有相當規模的跟隨者的人士,他們在自己的族群之中極具影響力,本身就像值得信賴的個人品牌,能影響粉絲的行為,甚至產生巨大的商業收益。
現象二,近年來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廣泛於各領域蓬勃發展,這樣的趨勢可見於國際學術領域如Harvard University所推廣的幸福學、Stanford University發展人生設計思考工作坊、而Pennsylvania University正向心理學中心等國際學府的重視。坊間也有許多教育培訓領域的個人成長課程;而各種精神醫學與能量醫學以及修練身心靈的宗教信仰也蓬勃發展,皆顯示人們不斷希望能透過各種方式達到人生的自我實現與圓滿幸福。
現象三,隨著AI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的開展,能夠複製的例常性工作即將被機器人取代。而愈來愈多的討論則集中於:什麼是機器人無法做到且是人類最核心的競爭力?曾經歷任Apple, Google與Microsoft的並創業創新工場的李開復先生在TED Talk「人工智慧如何能拯救人性?」中提及:「我們存在的目的是愛。當我們抱著新生的嬰兒,第一眼就產生了愛,當我們協助了需要幫忙的人,人類能給予愛和接收愛,這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我們和人工智慧的差別。所以,在人工智慧的時代,我們要如何讓人類有所不同?我們剛有談到『創意』這個軸,那肯定是其中一種可能性,現在,我們要再介紹一個新的軸,我們可以稱之為 同情心、愛,或是同理心。那些是人工智慧做不到的。所以,當人工智慧奪走例行性的工作時,我會認為,我們能夠、應該而且必須創造出同情心相關的工作。你可能會問,這類工作有多少個?但我會反問你:你不認為我們會需要很多社工來協助我們做這項轉變嗎?你不認為我們會需要很多有同情心的照護者來給予更多人醫療照護嗎?你不認為我們會需要十倍的老師來協助我們的孩子找到他們的路,在這個勇敢的新世界中存活並茁壯嗎?且當有這麼多新的財富產生時,我們不應該創造以人性為本的職業,把陪伴老人,或是居家教育也變成職業嗎?」當一個社會環境逐漸移動到Abraham Maslow(1966)所說人性的最高位階是自我實現的議題(為了要區別人工智慧,何謂人的價值),人們將更加注重能成就個人發展的自我實現,希望能從事更具使命感與價值感的工作與志業、更能開展全面性的生活幸福以及自我願景的追求實踐。
現象四,過去幾年關於中年轉機,尋找自己的第二人生這種議題討論不斷,顯示成功的高階領導者,當滿足了從追求外在社會認同,常常選擇離職,轉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的。社會文化也很多討論從追求金錢名利權力的外在動機追尋,轉變為思考人生目的意義的內在動機追尋。愈來愈多人想要掙脫企業的集體控管方式,活出屬於自己的路, 而選擇留在企業的人,則愈來愈希望企業能協助實踐他們的個體價值。
因此,企業的兩難處會在於,如何重新形塑新的企業制度與治理方式,激活個體價值但是能夠創造組織集體的效益?
參考資料
Kai-Fu Lee. (2018). How AI can save our humanity. U.S.:TED.
Maslow, A. H. (1966). 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 a reconnaissance.